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2022-08-18 07:18:41 小卡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,孙膑被剜去了膝盖、脸上被刺了字,趴在猪圈里像一条狗一样大口吃着猪粪的时候,他的眼角已经闪烁着仇恨了。后来他才意识到,他的仇人庞涓才是那个让他变成真正伟大兵法家的人。复仇并不只是杀死庞涓,而是要用庞涓最恐惧的方式杀死他。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孙膑接受了昔日同窗好友庞涓的邀请,来到魏国,希望能够在这里大展才华,帮助魏国强兵强国。

孙膑万万没想到,等待他的是一场残忍的折磨。

孙膑来到魏国后被一帮士兵绑了起来,这些士兵对他实行了膑足、黥脸之刑,也就是剜掉了他的膝盖骨,并在脸上刺字,这是极其残忍且屈辱的刑罚。

孙膑疼痛难忍,任怎么呼救都没人理会他,自始至终都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。更何况他在魏国初来乍到,谁都不认识,只认识那个在这里做大将军的同学庞涓。

不知过了多久,他的同学庞涓终于出现了,孙膑就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样,拼命地跟他诉苦求救。

可是庞涓完全没有理会孙膑的痛苦,开口就质问他为什么要私通齐国,意图谋害魏王?

孙膑一下子就懵了,明明是你让我来辅助魏王的,哪有私通齐国之说?他又转念一想,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明白了,自己来魏国只有庞涓知道,是庞涓陷害的自己!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可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,为什么庞涓会这样陷害他,他们在鬼谷子老师那里可是义结金兰的同窗好友啊。

接连几天的严刑拷打,让他的体力几近透支。此时他才想起下山时鬼谷子老师给他的锦囊,上面只有两个字:装疯

于是在一次严刑拷打之后,孙膑正式开启了装疯模式。他两眼翻白,四肢乱颤,一直在胡言乱语,一会大笑一会痛哭。

这种状态把狱卒也吓了个够呛,赶紧去跟庞涓报告。起初,庞涓看到孙膑的状态还是有一些怀疑,于是命人把他扔进了猪圈里,每天还派人送上好酒好菜。

孙膑为了让别人相信他真的疯了,他从来不吃庞涓送来的酒食。每天都当着众人面在猪圈里抓起猪粪、泥块,大口大口地往嘴里送。

一切迹象表明,孙膑真的疯了。既然疯了,就没必要关起来了。此时的庞涓面对这样一个疯癫同学,也没有了杀他之心。

孙膑忍辱负重,一直在等待着机会。他瞅准了齐国大夫淳于髡出使魏国的时机,暗中接近,最终偷渡去了齐国。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?说起来也很简单,它源于人性中隐藏的恶——嫉妒。

孙膑和庞涓同在,鬼谷子老师开的兵法兴趣班里,隔壁纵横兴趣班里还有张仪和苏秦。

孙膑和庞涓都是天资聪颖的人,孙膑是著名兵法学家孙武的后代,可能是基因的加持,他在兵法推演上天赋异禀,每次都会胜庞涓一筹。

庞涓是一个自尊心极强的人,他无法忍受别人比自己强。一次次对孙膑的嫉妒,催生出了他内心的仇恨。表面上他们依然称兄道弟,可内心里庞军已经对孙膑恨之入骨了。

庞涓早早下山出仕魏国,他用上平生所学,带领魏军所向披靡,把周围的宋、鲁、卫、郑等小国收拾得服服贴贴,还带兵打败了强大的齐国。他的自信心愈发强大,也毫无争议地坐上了魏国军事上的第一把交椅。

可是他每每想到昔日同窗孙膑即将下山,他就特别没有安全感,如果他来魏国一定会夺走自己的位置。思来想去,干脆把它变成废人,以绝后患!

如果不是孙膑有强大的求生欲,可能庞涓已经得逞了。

看到这里你可能会想,孙膑如此聪明,为什么没有觉察到庞涓如此深的忌妒呢?

太史公司马迁在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里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:“孙子筹策庞涓明矣,然不能蚤(早)救患于被刑。”意思就是孙膑这么厉害,却没能预料到庞涓会陷害自己。

我认为,以前的孙膑太过单纯,他从来没有关注过人性,而用兵打仗打得恰恰是对人性的了解。“人性”这一课鬼谷子没有教他,而庞涓给他补上了,只不过代价极为惨重。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孙膑到达齐国后,想在齐国将领田忌的手下做事,田忌很欣赏孙膑的才华,但毕竟他是个残疾人,就没有重用他,只是把他留在了府上。

直到那个著名的“田忌赛马”,孙膑给田忌出主意,用上等马对对方中等马,用中等马对对方下等马,最后用下等马对对方上等马比赛。田忌用这个方法赢得了赛马比赛,从此才对孙膑刮目相看,并将他引荐给了齐威王。

从此时开始,孙膑才有了一个可以展现才华的平台。他不仅要用自己所学帮助齐国强大,他还要对庞涓进行复仇。即便他不知道何时才能有机会复仇,但他知道这个仇一定要报。

《史记》中对孙膑所指挥的战例记载不多,但仅凭两场战役,我们也能看出孙膑的战术思想。

孙膑参与的第一场战役是桂陵之战,也就是著名的“围魏救赵”。在这场战役里,他作为田忌的军师协助作战。背景是庞涓率领魏军攻打赵国,军队奇袭赵国都城邯郸,赵国在走投无路时,向齐国和楚国求救。

齐威王派田忌带兵前去营救,当时田忌的想法是直接攻打邯郸,与魏军正面交战,从而解救赵国,但遭到了孙膑的阻止。

《史记》里记载孙膑说了这样一段话:“夫解杂乱纷纠者不控卷(拳),救斗者不搏撠,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,要想解开杂乱的线团,不能硬扯,要想调节斗殴的人,不能自己也进去打。平息纷争要抓住要害,趁虚取势,双方因受到制约才会自然分开。

运用到实战中就是,魏国攻打赵国一定是带着精锐部队,此时魏国内部定是空虚。此时不如直接攻打魏国国都,魏军一定会回来解救,正好解了赵国之围。田忌照做,果然大胜魏军。

这是孙膑被害后第一次与庞涓交手,在这场战役里,孙膑将人性的洞察运用得炉火纯青。面对乱战,他没有急于参战,而是保持冷静,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观察战局,然后发现弱点,一击致命。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如果这场战役还不够典型,那我们再来看一下13年后的马陵之战,也正是在这场战役里孙膑完成了复仇,他用“杀人诛心”的方式摧毁了庞涓。

公元341年,魏惠王派庞涓联合赵国引兵攻打韩国,包围了韩国都城新郑。韩国无奈之际向齐国求救,齐国派田忌率军前去救援,孙膑依然是军师。

孙膑故技重施,又玩起了“围魏救赵”的套路,他让田忌率军直取魏都大梁。庞涓得到消息后,果然立即从韩国撤军回到了魏国,但齐军已经越过魏国边界向西挺进了。

魏惠王深恨齐国一再干涉卫国的大事,决定迎击齐军,仍让庞涓做将领,誓与齐军决一死战。

接下来孙膑开始了他的表演,他对田忌说:“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,齐号为怯,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。”意思就是魏军下来凶悍勇猛,看不起齐兵,齐军有怯懦的名声,善于作战的将领就应该顺着事物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。

孙膑首先判断出了魏军的弱点“悍勇而轻齐”,于是制定了“减灶”的作战计划。

所谓“减灶计划”就是,第一天挖供10万士兵吃饭的灶,第二天挖供5万士兵吃饭的灶,第三天仅挖供3万士兵吃饭的灶,灶的数量逐天减半。

为什么要减灶呢?在这里要说明一下,古代行军打仗都是需要挖坑埋灶做饭的。而减灶就是为了迷惑庞涓,让他深信不疑齐军是懦弱的。

庞涓行军三天后,看见这种现象,大喜说:“我固知齐军怯,入吾地三日,士卒亡者过半矣。”我就说齐军懦弱,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,士兵就逃跑了一大半。

于是庞涓丢下了他的步兵,只带着轻装和精锐骑兵日夜兼程,想一网打尽齐军。这早就在孙膑的预料之内,孙膑计算着庞涓的行程,他在天黑时应该能赶到马陵。

马陵的道路很狭窄,周边都是峻隘险阻,可以伏兵。孙膑找了一棵树叫人砍去树皮,在树上写道:“庞涓死于此树之下”。

到了晚上庞涓果然率兵来到了这里,士兵很快发现了树上的字并报告给了庞涓,庞涓拿着火把向前查看,当他看清书上的字的时候知道已经中计了,但为时已晚。而就在此时齐军的伏兵万箭齐发,魏军大乱,失去了照应。

庞涓知道败局已定,他拔剑自刎,临死前仰天大喊:“遂成竖子之名!”

孙膑这一系列的精准设计,令人叹为观止,仿佛是将庞涓一步步引向了他的坟场。此时的孙膑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单纯的人了,他对人性的深刻认识,尤其是对庞涓的人性的深刻认识,已经让他蜕变成了一个伟大的军事家。

马陵之战使魏国元气大伤,失去了霸主地位,这一战也是孙膑的成名之战,从此他以兵法家名传天下,他的兵法也世代相传。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我们再回头看一下孙膑的复仇之路,从他被害到他复仇成功,我们不知道他等待了多少年。桂陵之战到马陵之战之间隔着13年,但从他被害到桂陵之战之间隔了多久,就不得而知了。

在这至少13年的时间里,孙膑究竟是怎样度过的,史书里没有记载,但他应该从来没有忘记过复仇,他一直在等待机会。

有人说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是孙膑和庞涓,因个人恩怨挑动的两国战争。我认为基本没有这个可能,一是两场战役相距时间较长,二是这两次战役都是魏国先攻打其他国家,然后向齐国求救,齐国才发兵的。而且孙膑不过是一个军师,他远没有能力来主导一个国家的战和。

孙膑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,这是一场漫长,甚至可能等不到结果的等待。

孙膑与庞涓的故事 庞涓为什么要加害孙膑又是怎样加害孙膑的

当初孙膑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,被庞涓施以膑足、黥脸的残忍折磨,他当时应该是“三观崩塌”的状态。这场灾祸之后的岁月里,孙膑一直在磨砺对于人性的洞察力,他在“磨刀”。

是庞涓以这种残忍的方式让他认识到了自己的弱点,看到了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的人性。在日复一日的自我磨砺下,他对人性的判断越来越准确,他的目光也越来越犀利。

孙膑也许等了十多年,也许等了二十多年,他终于等来了马陵之战。他亲手为庞涓安排了坟墓,一步步引导着庞涓进入坟场,我想庞涓自刎的那一刻,他应该是亲自目睹的吧。

孙膑并没有活捉庞涓来折磨他,而是用庞涓最嫉妒的兵法,在战场上用“杀人诛心”的方式将庞涓摧毁。

我想,这才是孙膑的“完美的复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