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 体现了女性属于弱势群体

2022-06-14 18:11:58 橘子

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,这句俗语“寡妇门前是非多”,很多人都曾听过,上半句可能有的人不知道,因为提及很少,那么它的上半句是什么呢?现在来说一下。

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 体现了女性属于弱势群体

寡妇指的就是死去了丈夫的女人。寡妇一词,语出《诗·小雅·大田》,原文是“彼有遗秉,此有滞穗,伊寡妇之利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说,禾苗和稻谷、麦穗,散落于田,就不要管它了,让寡妇拾遗吧。从此句中,可以看到自古就有对寡妇的同情和关照,体现了中华民族人性的善良和美好。

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 体现了女性属于弱势群体

那么为什么要说“寡妇门前是非多”呢?从古至今,这句话都适用现实生活中,也体现了女性的柔弱,属于弱势群体。

而在古代,女性没有什么地位,大多数女子都小家碧玉,相夫教子,很少抛头露面,自己缺少谋生的能力。而一旦丈夫不在了,生活就会出现困境,无人照顾,这个时候很容易被人欺负、占便宜,也总有很多不良之人,在寡妇门前鬼鬼祟祟,这样就会经常发生争吵,于是就有了是非之说,争吵了、撕拉了,进出引起非议了等等,这就是说的“是非”多。不仅如此,古代女子还要为丈夫守节,不能再嫁。当然有的男子如果去追求寡妇,女方与某男稍有来往,也会被人背地里说闲话,认为女方不忠贞等等,这是“寡妇门前是非多”最大原因。当然这些都是源于封建制度的束缚思想。

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 体现了女性属于弱势群体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 体现了女性属于弱势群体

那么,上半句到底是什么呢?想想寡妇对应的是什么?对了,鳏夫,下半句就是:“鳏夫房顶炊烟少”。你猜对了吗?

“鳏”就代表了没有妻子或是丧妻的男人。有个成语说“鳏寡孤独”,可见鳏和寡都是连在一起使用的。男人没了妻子,当然吃了上顿没下顿,房顶不见按时炊烟缭绕。

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 体现了女性属于弱势群体

现代社会,男人一般都以事业为主,经常在外打拼奋斗,女子做好饭菜,男人回到家中吃现成的,这种生活也是十分美满幸福的。当然也有女强人,随着社会发展,女强人越来越多,并且男女已经平等了。“鳏夫”和“寡妇”这两个词已经不常用了,特别是鳏夫这词。男人可以再娶,女子可以再嫁,彻底清除了封建思想的束缚。

寡妇门前是非多的上一句 体现了女性属于弱势群体

时代在高速发展,代表年代的词汇可能会慢慢的终结,“寡妇门前是非多”这句话也会随着社会发展慢慢被淘汰,而新的适应时代的词汇会应运而生,推陈出新,新的事物必将替代旧的事物,这是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。这句话已随陈旧的封建意识被扔进了垃圾堆。″寡妇门前是非多"的理论应该诞生在強烈的封建意识下,什么"女人对丈夫要从一而终","立贞节牌坊",这都是在男尊女卑、妇女没半点地位的历史条件下。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,女权地位的提高,千年前的思想怎能在当今社会有市场?至于这句话的上半句,"鳏夫房上炊烟少"在当今社会倒好象说到了点子上了。男女比例失调,女性的社会功能更加全面,这些"鳏夫"们的市场也越来越大了。

 

原来,在古时候,人们受封建传统习俗的影响,对女人是有许多严历的约束的。她们必须要遵守三从四德的行为规则。从小从父,嫁人从夫,夫死从子。女人一生只准许结一次婚,丈夫死了,就要守住贞节,不得改嫁,更不能闹出绯闻,否则就是大逆不道。

这句话正是人们用来时刻提醒女人的,让她们注意平时的言行举止,没事少抛头露面,更不要随意与陌生男人说话,以免招来闲言碎语。

女人们只要在心中记住这句话,才能时时约朿自己和检点自己,从而避免犯大错误。这在今天看来有些不可思议,但在封建社会,女人一但触犯了这些清规戒律,那后果可是不得了,轻者免不了要受皮肉之苦,重者是要被投井或上吊的。

而相比较男人那可就自由多了。他们可以有三妻四妾,可以有绝对的夫权。丈夫有权休掉妻子,妻子却没有权力提出离婚,就连吃饭也要等丈夫吃完才能轮到自己。这些陈规陋习对于女人是极度不公的。

所以,我们今天就是要提倡男女平等,充分给她们自由,让她们感受到如今崭新社会的美好和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