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2023-03-26 08:01:27 橘子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?刘邦建国并没有杀了不少的功臣。他杀功臣的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,这三个人是他得天下最重要也是在军事上名气最大的功臣。这就显得刘邦大杀功臣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韩信不忠不义,死得貌似怨也不冤。他确实是个战神。战场上屡战屡胜,以少胜多,担得起“兵仙”之名。但他在大战之前要王爵,用要挟的手段对待刘邦,这就是不忠。一个臣子,妄想和领导共分天下,不死还有什么结果呢?!

韩信为己出卖了好朋友钟离昧,这样的人就是不义!

不忠不义之徒难道不该死吗?!

彭越有些冤枉,但也不是很冤。他也是临阵要王爵,要挟刘邦。这一点是不忠的表现。他死的比较冤,一是他被捕的理由有些牵强,只因为他派别的将领带兵支持刘邦,而没亲自带兵协助刘邦,这个原因根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。二是因为碰上吕后,本来被流放的他,因为碰上了吕后就被剁成肉酱确实有些冤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英布也是不忠不义之徒,这个不忠不义主要是针对项羽。他对刘邦还是没大过失的。不过他因为韩信,彭越的死而成为惊弓之鸟,主动造反。这一点只能注定他被杀的结局。也该杀,毕竟是真造反了。

刘邦杀这三人,是由国策决定的。刘邦建国想要中央集权,不希望分封异姓,减少王朝的风险。这个问题是所有开国之君面临的共同问题。虽然也有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和平手法,但大多数皇帝都会选择一劳永逸的方法“杀”解决这个难题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刘邦面对功臣还算可以了。这三大将太有名望,名望高得和刘邦相差无几。这么高的名望又是实际割据状态,不铲除得话,天下再度混乱的几率会很大。刘邦面对韩信和彭越都没有直接杀掉,一个选择软禁,一个选择流放,这证明刘邦已经够仁慈够有情有义了。

刘邦知识不多,重视情义。他杀功臣只是因为自保,保护汉室江山。虽然他很无赖,但他比很多政治家都要更率真。

 

说到诛杀功臣,可能我们最先想到就是刘邦,但是实际上,刘邦真的杀了很多功臣吗?

其实不然。让我们复盘一下所谓刘邦杀功臣究竟是怎么一回事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经过秦末天下大乱,反秦联盟成功推翻秦朝。项羽封十八路诸侯王,将最先入关、按照怀王之约应该做关中王的刘邦远迁蜀地。之后经过四年的楚汉战争,刘邦终于打败项羽,一统天下。

但是,正如项羽灭秦后要封十八路诸侯王一样,刘邦打败项羽之后也封了八大异姓诸侯王。

为什么要这样?因为仅仅凭一家之力,项羽也灭不掉秦朝,刘邦也打不败项羽。刘邦正是利用项羽分封诸侯时的矛盾,远交近攻、逐个击破,最终才定鼎天下。

对于那些支持自己的诸侯王,刘邦当然需要满足他们的要求,于是,楚王韩信、赵王张耳、梁王彭越、长沙王吴芮、淮南王英布、燕王臧荼(臧荼死后是卢绾)、韩王韩信(韩国王室后人)与汉天子刘邦共存。

这就是所谓的分封、郡国并行制,即汉王朝在中央直属地区实行郡县制设立郡,诸侯王们则在各自封国享有独立的财政权、行政权、军事权和官员任免权。

了解历史,我们就会发现,刘邦铲除的所谓“开国功臣”,实际上都是这些异姓诸侯王!而真正在朝中的功臣,如萧何、曹参、张良、陈平、周勃、灌婴、夏侯婴、周昌等人,刘邦一个都没杀。

所以说,刘邦是有选择性的杀功臣,与朱元璋那种“一扫一大片”完全不同。

如果对功臣“无差别”诛杀,对王朝是会有伤害的,比如朱元璋的屠戮功臣,就导致了朱棣靖难之役时朱允炆无人可用。

但是如果是除掉诸侯王,实际上对王朝的稳固、历史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在,相对来说是利大于弊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为什么诸侯王会纷纷惨遭毒手?

两方面原因,一是诸侯王原本就是秦末的百战余生,曾经和刘邦多是“平级”,他们本身对刘邦就并不百分百的臣服;二是他们的权力太大,容其发展下去必会威胁到朝廷权威。

第一个被刘邦除掉的是燕王臧荼。在灭项羽后,刘邦开始清剿那些流落各地的项羽旧部。臧荼因为也曾经侍奉项羽,担心祸及自己,于是起兵反叛,刘邦亲自帅军剿灭,命自己的发小卢绾接任燕王。

这次“杀功臣”,其实是臧荼自作自受,毕竟没有一个帝王可以容许起兵反叛吧。

随着臧荼的覆灭,刘邦举起了终结异姓诸侯王的屠刀。接下来他要对付的,是最著名的韩信。

韩信本是刘邦从低级官吏中破格提拔为大将的。在楚汉战争中,他连灭燕、魏、代、赵、齐等国,但是却在刘邦与项羽对决的关键时刻请求刘邦封自己“假齐王”,用要挟手段得到了王位。加上韩信的军事才能天下无双,因此他是刘邦最不放心的人。

所以,后来刘邦听闻韩信谋反,伪游云梦,将其擒回长安。虽然查无实据,还是将其降为淮阴侯,韩信由此郁郁寡欢。根据史书记载,后来韩信作为内应参与陈豨叛乱,在刘邦亲征时被吕后杀死。

韩信究竟有没有真正参与谋反,现在已经不得而知。不过可以肯定的是,为了汉朝江山,韩信必须死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如果说韩信的谋反是“莫须有”(可能有),彭越就是真的很冤枉了。

在刘邦亲征陈豨时,彭越没有出兵支援,又跟自己的太仆(车夫)闹翻,被诬告谋反。刘邦将其擒拿,以“反形已具”的罪名下狱,贬为庶人。

结果这个倒霉蛋不甘心,正好碰上吕后,以为女人心软,就向她求情。结果吕后比刘邦狠,先把他稳住,然后劝说刘邦斩草除根,诛灭全族。就这样,彭越糊里糊涂丧了命。

淮南王英布,看到韩信彭越惨死,难免兔死狐悲,对刘邦的狠心认识清楚。于是,自己暗中布置,准备反叛。正巧又怀疑自己的小妾与大夫有染,吓得大夫跑到刘邦处告发,英布一不做二不休举起反旗,最后也被刘邦剿灭。

韩王韩信是因为自己不受刘邦信任,封地被迁移到匈奴边界,受到匈奴围困后无奈投降,最后在率军攻汉时被杀。韩王信可以说是被刘邦逼反的。

与他类似遭遇的还有第二任燕王卢绾。这个刘邦最信任的发小,最后也产生嫌隙。在陈豨叛乱中,卢绾为求自保,希望在汉朝与匈奴的夹缝中求生存,最后弄巧成拙,反被刘邦猜忌,无奈投降匈奴,再不能回归故土。

最后两个善终的是赵王张耳和长沙王吴芮。一个是死的早,一个是一生谨小慎微。

不过,就算如此,张耳的王位传到儿子张敖手里,还是被刘邦降为侯爵,要知道,张敖还是刘邦的亲女婿呢。

而吴芮死后六年,刘邦一直没有准许其子嗣继承长沙王爵位,直到惠帝刘盈即位才让吴芮的儿子吴臣袭位。

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恶名主要原因是杀了三大王

可见,刘邦和吕后对在封国有极高自主权的诸侯王们从来没有放心过。但臧荼、英布、韩王信等人的接连反叛也证明了刘邦的多疑并非没有道理。毕竟分封制是国家分裂的祸根,这个问题必须要被解决,刘邦的行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迎合历史潮流的。

当然,话又说回来了,刘邦还是有预见不到的地方。他认为只要用刘氏子孙替代异姓王继续做诸侯,自己就可高枕无忧,而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太天真了。

文帝时有济北王、两任淮南王叛乱,景帝时有七国之乱,都是同姓诸侯造的孽。直到武帝时用推恩令等手段,才真正解决了诸侯王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