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风不度玉门关,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 作者是谁出自哪首诗

2022-09-04 20:56:37 夏天

春风不度玉门关,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?这两句诗的意思就是: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春光迟迟不来呢?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呀!

作者是谁出自哪首诗?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王之涣的《凉州词二首其一》: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这句诗出自王之涣的名作《凉州词》。春风不度玉门关,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 作者是谁出自哪首诗

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

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

从夸张入手

我认为,写景的古诗文,普遍有一个特点:夸张。黄河看不见尽头,就说它流到白云里面去了;城市建在山下,远看,山下的城有些小,就夸大说山很高,达到“万仞”(比一万米还高,地球上不存在)。
春风不度玉门关,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 作者是谁出自哪首诗

凉州词是音乐文学

凉州词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,是凉州歌的唱词。该曲调名中的凉州是今武威市,古西北首府,六朝古都。开元年间,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,进献给唐玄宗。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,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,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。诗中的羌笛是羌族的一种乐器。“杨柳”指一种叫《折杨柳》的歌曲。春风不度玉门关,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 作者是谁出自哪首诗

边城凉州

王之涣的这首诗表达了戍边士兵的思乡怀土之情。唐武德二年(619年)李轨被李渊所灭,废武威郡,置凉州总管府,治姑臧。武德七年(624年),废凉州总管府,改置凉州都督府。唐朝贞观元年(627年),分全国为10道,武威郡属凉州。《大唐西域记》记载,唐朝贞观三年(629),玄奘法师西去印度,途经凉州驻月余,玄奘描述凉州为河西都会,襟带西蕃、葱右诸国,商侣往来,无有停绝。当时中原闹灾,凉州的富足显得一枝独秀。春风不度玉门关,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 作者是谁出自哪首诗

诗人逸闻

据唐人薛用弱的传奇小说集《集异记》记载:开元(公元713—741年)间,王之涣与高适、王昌龄到旗亭饮酒,遇梨园伶人唱曲宴乐,三人便私下约定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的情形定诗名高下。王昌龄的诗被唱了两首,高适也有一首诗被唱到,王之涣接连落空。轮到诸伶中最美的一位女子演唱了,她所唱的就是“黄河远上白云间”。王之涣甚为得意。这就是著名的“旗亭画壁”故事。此事未必实有,却可以表明王之涣这首《凉州词》在当时已成为广为传唱的名篇。春风不度玉门关,羌笛何须怨杨柳的意思 作者是谁出自哪首诗

唐代王之涣的《凉州词》;黄河远上白云间,一片孤城万仞山。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第三句“羌笛何须怨杨柳,忽而一转,引入羌笛之声,羌笛所奏乃《折杨柳》曲调,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。玉门关外,哪里有什么青青的杨柳,有的也只是黄沙白草,离人想要折一枝杨柳寄情也不能,征夫的苦闷和怨情自然而然地在诗句中流露了出来。末句写边地的苦寒,更是饱含着无限的思乡之情。这首七言绝句,不仅描绘了边关的荒凉,而且表现了边关的雄伟,不仅表达了守边将强烈的思乡情怀,而且也委婉地反映了守边将士自知责任重大的爱国热情。

羌笛何须怨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。这两句诗,从字面上看,是写自然景物。就是说,吹起羌笛,不要怨恨边塞的杨柳比正常的季节要绿得晚一些,也就是说,边塞的杨柳长出叶子,要比内地迟。这是什么原因呢?是因为春天的风吹不到玉门关,所以导致杨柳发芽长叶都要比正常的季节迟一些。从字面上看,表达了作者对春风不度的抱怨,抱怨什么?抱怨上天的不公平。都是天下的树木花草,凭什么我玉门关的杨柳就要比其他地方开枝长叶都要迟一些呢!?看起来是怨春风,实际上是托物言志,借景抒情。托物言什么志,这里的志不是志气,而是心里的想法,借景抒什么情,抒发了人的感情。什么人的感情?守卫边塞的士兵。因为诗人是出塞来到了玉门关,看到这些士兵常年守卫在边疆,有的士兵按照正常的轮值,应该回去了,回到家乡去了。为什么要回去?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。有的士兵老了,有的士兵伤残了,难道他们不应该回去吗?但是皇帝的命令没有下下来,他们等了一天又一天,或许是等了一个月又一个月,甚至等了一年又一年,这种情况,你说会不会产生怨恨?这种离乡思乡之情,会不会汹涌澎湃?所以这看是写景的诗句,实际上是表达了边塞的士兵等不来皇恩浩荡的一种怨恨。所以诗人才把心中的话说出来,吹起羌笛不要怨恨迟绿的杨柳,这都是因为春风没有吹到玉门关的缘故啊!弦外之音是:不要怨恨边塞的士兵有点儿抱怨情绪,这是因为皇帝的恩惠还没有到的缘故啊!